父辈们的旗帜(我的世界战队旗帜)

《硫磺岛家书》和《父辈的旗帜》是不是一个片子

不是,两部片子是同一个导演,同一班人马同时同地拍的,它分别以美日军人的角度来反映硫磺岛战役。电影的主题也不同,父辈的旗帜反映的是美国军人的光荣,插旗背后的故事。日本片子则是从反战的角度出发反映了日本军人的。。。。。。国际上,硫磺岛家书的反响更大些。早期,日本另拍了一部电影反映那些“效忠天皇”的硫磺岛战役。名字就叫“硫磺岛浴血战”,两个字,难看。

我们的父辈和父辈的旗帜一样吗

我们的父辈和父辈的旗帜不一样。

父辈的旗帜是主要是讲述一张时代标志照片后面的故事:硫磺岛升起美国国旗的照片。这张照片的意义对美国人来说,恐怕犹如自由女神像一样,绝对是无比崇高的。我们的父辈第一季是由菲利普·卡德巴赫执导,汤姆·希林、沃尔克·布鲁赫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讲述的是五个挚友及他们之间重逢的约定。该剧于2013年3月17日在德国首播。

我们的父辈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威廉和弗里德黑尔响应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夏洛特作为一名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葛丽泰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成为歌星,而她的情人是犹太人维克托。

五人是好朋友,他们在启程前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父辈的旗帜命题作文

父亲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他教给我们道理,让我们懂得做人,是人生路上的一面旗帜。

“我”的父亲是个刚强,严厉,而又不失慈爱的人。从小父亲就不对我娇生惯养,经常给我几十块钱,让我自己进城玩一圈,让我们自己下水库去游泳。十六岁去美国那年,父亲送我去机场,只说了句:“走吧!”父亲说这是培养我们的狼性。后来我们发现了父亲大学时候的一张照片,他在里面相貌英俊,目光如炬。母亲说:“这就是锐气,也正是你们身上最欠缺的。”渐渐长大了,父亲带我游览祖国山河,增长了我的见识。等我参加工作,父亲变的柔弱起来,他会时不时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个慈祥的父亲。

父亲在我们的人生中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一个家庭中“严父慈母”,这个家庭必定是幸福的,父亲教给我们道理,告诉我们应该爱国,爱人民,爱这个世界,当我们犯了错误,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指正,甚至会吵,会打。我学过一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个孩子如果想成长,就必须有两股力量来推动他:母亲的赞美和父亲的批评。这两股力量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等我们长大,却发现这些批评和教育,其实对我们以后的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父亲的批评,我们可能会沉溺于他人的夸奖和赞美中,无法自拔。只有恰到好处的批评,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等我们长大,就会发现,父亲衰老了许多,也不再批评我们,指责我们的不足,相反,他还会时不时地关心我们。朱自清的《背影》中就提到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送儿子远行,火车即将开动的时候,拖着肥胖的身体,冒险翻过火车路基,为儿子送上橘子,为了让儿子能够吃上橘子,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呀!

父爱如山,使我们能够依靠,父爱如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一起歌颂这伟大的父爱吧!

《父辈的旗帜》讲的什么

父辈的旗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6年执导电影

1945年2月,历经七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欧洲战场上的硝烟已渐渐隐去,但在太平洋战场之上,炮声仍在升级,拼命顽抗的日本依然在广阔的太平洋上与强大的盟军做着最后的挣扎。其中最关键也极血腥惨烈的一场当属硫磺岛战役,此役,美军阵亡6812人。

剧情简介

硫磺岛浴血战的背后

1945年2月,历经七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欧洲战场上的硝烟已渐渐隐去,但在太平洋战场之上,炮声仍在升级,拼命顽抗的日本依然在广阔的太平洋上与强大的盟军做着最后的挣扎。其中最关键也极血腥惨烈的一场当属硫磺岛战役,此役,美军阵亡6812人。而23388名守岛日军在战斗中阵亡22305人,在最后也只有1083人生还。甚至在某些阵地上都出现了残酷之极的面对面的肉搏战。 2月19号之后,海军第五师开始试图占领高地,胶着到第五天,美军严重死伤,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岛屿的岩洞中。

为了带给士兵们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师收到了插旗指令。海军士兵约翰·布拉德利(雷恩·菲力普)与战友艾拉·海耶斯(亚当·比奇)、雷内·加侬(杰西·布拉德福德)以及另三位不知名的战友共同冲上硫磺岛的制高点苏利班奇峰,并且六人合力将一面美国国旗插了上去。那一刻,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将六名士兵奋勇举旗的场景拍摄下来,并将照片发回国内,18个小时后照片传到纽约,大大鼓舞了美国士兵的士气,最终为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此,这六名士兵成为了举国英雄!海报、图片、巧克力、甚至连草莓蛋糕上都铺天盖地地有了这张照片的影子,可谓家喻户晓、人人崇拜。

但其中三位很快便倒在了这块被战火烧得炙热的黑土地上,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将因此而不朽,而最终在胜利之后活着回家的三位,对自己被当成民族英雄般的偶像却毫无兴趣,也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们只希望能够跟那些没有享受到丝毫荣耀、在战火中壮烈牺牲的兄弟们呆在一起,希望可怕的战争永远不要再有。

因为照片的轰动影响,在战争中幸存的3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调回了美国。对于急切需要财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们更该做的不是在战争中出生入死,而是顶着“英雄”头衔来往巡回于全国,推销战争债券以筹集款项。扮演着“完美的英雄”,发表着感人至深的演讲,这群并无意成为英雄且永远也无法摆脱死难战友阴影的十八九岁的孩子们,人生彻底改变......